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拯救橄榄蛏蚌

2023-07-08 08:22:07 来源:奔流财经社

第一次走进位于无锡南泉的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我们想看看一种特殊的蚌。

这种蚌的特殊意义是,它只存在于中国的河湖之中,是中国特有的淡水蚌种,也是中国蛏蚌属仅有的3个现生物种之一。


(资料图片)

唐朝诗人皮日休的《送从第崇归复州竞陵》中有一句“车螯近岸无妨取”,车螯说的就是它。

它的学名——橄榄蛏蚌(chēng bàng )。

▲橄榄蛏蚌

最近,它出现在农业农村部遴选发布的“2022年十大特色水产种质资源名录”中,这也是促成我们此行的重要原因。

2021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计划利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抢救性收集保护一批珍稀、濒危、特有资源。上榜2022年十大特色水产种质资源名录的物种,都是初步突破繁育技术并初具规模的水产养殖物种。

上了这个名录,说明作为中国特有的古老物种,现如今橄榄蛏蚌减少的速度已经超出了种群自我恢复能力的范围,如果我们没有突破人工繁育技术,就只能眼看着它逐渐消失。

显然,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但幸运的是,在一群人的努力下,我们跑赢了。

01.

处江湖之远

正值夏季,南泉的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里鸟鸣婉转,院里的栾树与香樟枝繁叶茂,养殖池边的美人蕉开得正艳。

当我们见到水产养殖研究室主任闻海波博士时,他穿着白大褂,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神采奕奕。

他,正是突破橄榄蛏蚌人工繁育技术难题的关键人物之一。

▲图为闻海波

为了帮我们更直观地认识这种江苏省内难得一见的淡水贝类,闻主任带我们来到了水产养殖研究室的淡水贝类育苗实验室。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一只只生命力旺盛的橄榄蛏蚌,它们通体呈橄榄绿色,形状细长,表面是如釉色瓷器一样的美丽斑纹,坚硬的蚌壳内包裹着洁白柔软的蚌肉,可谓“青衣含玉宛如雪”。

闻主任告诉我们,历史上,橄榄蛏蚌曾广泛分布在长江和淮河流域,在江西鄱阳湖、湖北天门河、淮河阜南段、江苏太湖流域、湖南洞庭湖等水域尤为丰富。

非常有趣的是,每一个地方的百姓都将其视为本地特产,并为它起了一个专属名称,而且每一名称都生动诠释了橄榄蛏蚌的一种特性,有的甚至非常诗意。

相比之下,“橄榄蛏蚌”这个中文名可能是最科学却最普通的一个名字。

比如,湖北天门将橄榄蛏蚌叫做“义河蚶”。据《天门县志》记载,宋太祖赵匡胤过竟陵县河,舟子不收渡资,赵匡胤登基后遂诏封天门河为“义河”,并蠲免渔课。义河所产之蚶由此被命名为“义河蚶”。

江西南昌的老百姓口中,橄榄蛏蚌被称为“琉湖”,又作“流湖”。大概是因为橄榄蛏蚌主要栖息于水质清澈、水深较深且有一定水流的河口,2018年南昌曾评选出16道“昌南名菜”,其中一道就是“流湖”。

作为一种滤食性动物,“流湖”会向着水流的方向微张蚌壳,滤食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从而让水体更清明。漫长的生物演进过程,让这种中国特色蛏蚌与水建立了良好的双赢关系,仿佛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样本。

安徽阜南县,橄榄蛏蚌俗称“蚬子”,又叫“淮河鲍鱼”,不难看出,阜南人民起的名字与橄榄蛏蚌的食用价值息息相关。橄榄蛏蚌壳薄肉嫩,味道鲜美,低脂高蛋白,富含钙、磷、铁,阜南当地通常做法是“清蒸蚬子”,将蚌壳劈开放上蒜蓉,蒸1-2分钟后便迅速拿出,取其原汁原味。

阜南有一家“曹集老五餐馆”,据说是吃蚬子的好去处,餐馆掌柜“老五”是最早把蚬子端上曹集镇餐桌的,他还摸索出了多种烹饪方式,水煮、爆炒、油泼、煲汤……每年惊蛰后至清明前都有许多食客慕名来尝鲜。

以往,春节过后老五每天清晨五点就会早早赶到淮河边,采购渔民刚刚捕捞上来的蚬子。可是这几年,渔民从淮河水域打捞上来的蚬子越来越少,老五收购的价格也只能水涨船高。

当一个物种的数量下降不需要调查数据即可被普通人鲜明感知时,或许也说明这个物种已经岌岌可危了。

谁来拯救这只中国独有的蚌呢?

02.

濒危的宿命

橄榄蛏蚌的濒危,其实早就有迹可循。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造成的破坏日益严重,全球范围内淡水贝类种群明显呈衰退趋势。

其中一个冷知识是,淡水贝类中的蚌类由于生活史复杂,生存受到许多生物学和生态学因素影响,被认为是目前最受威胁的淡水生物类群之一。

据报道,北美原有297种淡水蚌,截止1993年,有19种灭绝,44种处于灭绝边缘;到2008年,有37种已经灭绝,165种被认为可能灭绝。在欧洲,淡水蚌类种群也显著衰退,已经引起有关国家和国际保护组织的注意。

随着淡水蚌类急剧减少,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也受到了破坏。

闻海波告诉我们,我国对淡水贝类的生存状态调查不多,根据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淡水贝类调查报告以及江苏省最近的一次水生生物调查来看,情况不容乐观。

2016至2018年,江苏省进行首次水生生物普查,上千个点位中,调查人员仅在高邮湖点位上发现了两只橄榄蛏蚌活体。

橄榄蛏蚌是什么时候开始锐减的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在1982年湖北天门县水利局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我们发现了关于橄榄蛏蚌消失的记载:

天门县城关一道老县河河床上的橄榄蛏蚌,土名义河蚶,我省或地区的历届农业展览都收集它作为特产展出……在义河西段义河蚶产量很高的地方,后来由于建了闸船,与老河隔断,水位不稳定,升降过大,且有工业废水污染,至今已经绝迹。

作为一个土著物种,橄榄蛏蚌自古以来便是大自然给予人们的一种馈赠,它们为何被推向了濒危的边缘?

捕捞橄榄蛏蚌,安徽阜南土话叫“扎蚬子”,湖北天门县有一种专门工具,叫做“竹把义河蚶戟”,从这些略显暴力的本土化词语便可看出,民间捕捞橄榄蛏蚌的方式不多,且过程并不温和。

通常,冬季是采捕蛏蚌的最佳季节,此时河水温度低,渔民会采用一种特制有倒钩的竹竿,用双手持竿,边探、边扎,边移动船只,如倒钩触及蚌壳时,便可听到铁器碰击的声音,此时将倒钩反复顺壳插下,刺破壳体,旋转竹竿,用倒钩把蚌从洞穴内钩捕起来。

据说有经验的渔民每天可捕获200-300只,最多达500只,一般每斤6-8只,出现在餐饮市场上的橄榄蛏蚌,每只售价可达20-40元。

可是渔民们并不知道,这种巴掌长的蚌,不但对生长环境要求高,而且一旦要人工繁育起来真是千难万难。

“一方面,不同于我们平时吃的河蚌,在淤泥河底即可生长,橄榄蛏蚌对底质的要求很高,现有分布的地方都是硬黄泥底质。前几十年淮河流域非法采砂也导致橄榄蛏蚌的栖息地迅速缩小。另一方面,蚌类生活史特殊,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蚌的钩介幼虫需要特定寄生在鱼的鳃或体表才能完成变态发育,而橄榄蛏蚌对寄主鱼的选择性非常高,很长时间里我们都找不到合适的寄主鱼。”闻海波介绍。

更糟糕的是,破坏式的捕捞方式从源头上给橄榄蛏蚌人工繁育实验设置了障碍——由于壳体被刺破,研究人员很难获得健康的亲本,捕捞上来的橄榄蛏蚌亲本往往没过几天就死了,根本无法养活,更谈不上人工繁育了。

虽然天门、阜南等地的地方政府也曾联合养殖经验丰富的渔民和科研机构,尝试过人工繁殖,但最终都宣告失败。

困难似崇山峻岭,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们或许也会在苦心钻研之际暗暗感叹:

这条与时间赛跑的漫长跑道上,到底哪里才有一块指明方向的路牌?

03.

伏笔和救赎

根据现有报道,2016年我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在淮河阜阳段建立橄榄蛏蚌国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17年淡水渔业中心院长江特色水生动物繁养创新团队开始着力攻克橄榄蛏蚌人工繁育技术难题。

▲图为淡水渔业中心院长江特色水生动物繁养创新团队

但是通过和闻海波的交谈我们发现,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与橄榄蛏蚌的渊源,其实20年前就开始了。

早在2003年,闻海波的老师华丹博士就发现了橄榄蛏蚌的珍稀性及其特殊价值,于是她便带着几名学生一同赴天门县采集橄榄蛏蚌,尝试人工繁育,闻海波也是队伍中的一员。

闻海波回忆道,当时带回来的橄榄蛏蚌普遍损伤较大,找不到性腺发育良好的亲本和成熟的钩介幼虫,研究员们根本无法筛选出合适的寄主鱼,因此实验坚持了四五年迟迟无果。

后来华丹博士因工作变动前往国外,橄榄蛏蚌的研究便被暂时搁置。

但这只蚌,始终藏在闻海波的心底。

自然之所以神奇,除了造物之妙,更是因为物种之间的环环相扣。谁也不会想到,“没有寄主鱼”这个技术瓶颈,有一天也会成为突破人工繁育难题的关键线索。

2013年,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尝试从美国引进紫黑翼蚌开展培育紫黑珍珠研究,同一个问题噩梦般再次出现——没有寄主鱼,无法繁育。闻博士及其团队筛选了上百种鱼,没有一条是紫黑翼蚌中意的“寄主”。

不服输的闻博士决定前往美国寻找答案。在那里,闻博士带领团队做了一件和曹集老五一样的事——每天一大早便赶往水产批发市场,不同的是,他们不买鱼,只抽血。

“既然寄主鱼这么难找,那不如尝试体外培养。所以我们每天就到水产批发市场采集不同鱼类血清。那时候经费也有限,我跟他们(渔民)说,‘抽完血保证是活的,死的我买走’,因为这个,同事们还给我起了个外号叫‘吸血鬼’。” 聊起这些往事,闻海波笑了,攻艰时光的苦历经时间淘洗,只留下出发时的热血与归来后的欣慰。

终于在2015年,闻海波带领的淡水贝类科研团队通过创新钩介幼虫体外培养新技术体系,在不需要寄主鱼的条件下,首次突破了紫黑翼蚌的人工繁育关键技术。

这段经历,为日后橄榄蛏蚌的故事埋下了一个绝妙伏笔。

2017年3月,时任淡水渔业中心党委副书记的万一兵参与中国渔政030船禁渔巡航督查任务时,在淮河流域阜南段发现有橄榄蛏蚌亲本。

“万书记马上拍了张照片给我,我一眼就看出来是它!”闻海波说,如果不是这次意外发现,可能橄榄蛏蚌的研究也不会这么早就再次开展。

同年5月,闻海波带领团队前往安徽实地看察。但今时不同往昔,他已经想到了一条明确的路径:紫黑翼蚌的体外培育技术和理论一定也可应用于橄榄蛏蚌!只要采到成熟的钩介幼虫,就能很快突破人工繁育。

幸运的是,5、6月正好是橄榄蛏蚌繁殖盛期,研究员们在当地采集到的7只亲本蛏蚌内发现一只雌蚌已有成熟幼虫。

这一年,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徐跑研究员牵头组织,闻海波和徐东坡研究员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带领团队在实验室里运用体外培养新技术,成功繁育出了100只橄榄蛏蚌。

至此,橄榄蛏蚌的故事按下了快进键。项目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资金和阜阳市重大科技专项、农业农村部物种保护项目等资助。

2018年,基于自主创建的钩介幼虫体外培养新技术,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国内率先突破橄榄蛏蚌人工繁育关键技术;

2019年,破解稚蚌培育关键技术,实现苗种规模化繁育,并通过设计幼蚌养殖专业网箱,养殖回补率显著提高,达到80%以上;

2020年,利用人工繁育F1代橄榄蛏蚌成功繁育出F2代苗种,实现了橄榄蛏蚌的全人工繁育。

“闻老师做事都是憋着一股劲儿,想做的事一定能做成。”回忆起这段攻关时光,团队助理研究员马学艳这样说,“培育橄榄蛏蚌期间,闻老师除了和我们一起采血清,摸索适合培育的营养液配方,其他时间几乎都泡在育苗室,坐着小泡沫板下池塘,观察橄榄蛏蚌的摄食情况,检查养殖设施是否完好,并及时清除网箱内杂物,保持池塘水质良好。”

仔细观察橄榄蛏蚌可以看到,它们的蚌壳上有一圈一圈排列紧密、极具美感的生长线,这些线条记录着橄榄蛏蚌经历过的每一次日升月落,也记录着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一群科研人员的青春岁月。

人类不经意的生产和社会活动几乎让橄榄蛏蚌遭遇灭顶之灾,渔业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又让它们获得重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项实验带有救赎的色彩。

既是救赎便不能只有渔业科研人员冲锋,其他各方力量也当加入进来筑成强大后盾。可喜的是,如今我们已经看到更多人加入了这个行列。

04.

谁因我燎原

2022年3月,安徽阜南县中岗镇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仪式——橄榄蛏蚌入市启动仪式,这场仪式意味着橄榄蛏蚌已经脱离濒危边缘,人工养殖的橄榄蛏蚌开始大批量进入消费市场。

从技术突破到成果转化,安徽阜阳在其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018年,阜阳市政府联合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系统开展淮河橄榄蛏蚌基础生物学研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蚌养殖及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工作。

同年,阜阳市农业农村局、阜南县人民政府分别与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签订渔业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在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支持下,阜阳市建成了国内第一个橄榄蛏蚌苗种繁育基地。此后,闻海波不顾疫情,频繁带队赴试验基地开展繁育设施建设与生态养殖现场技术指导,并先后摸索建立了多种橄榄蛏蚌池塘养殖技术和模式,包括特色鱼和橄榄蛏蚌混养、虾蚌混养模式。

研究示范表明,养殖塘混养橄榄蛏蚌可以让每亩塘的效益增加4000元以上。

2020年至2022年期间,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连续三年在淮河阜阳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橄榄蛏蚌增殖放流活动,21.5万只自主培育的F1代橄榄蛏蚌苗种、幼蚌和成蚌分批次被投放到保护区,为淮河橄榄蛏蚌种质资源的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撑。

“去年是开展淮河橄榄蛏蚌增殖放流的第三年。”闻海波介绍,“通过评估前两年的增殖放流效果我们发现,保护区水质明显变好,淮河橄榄蛏蚌种群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

这个结果,一方面说明橄榄蛏蚌的繁育及规模化养殖技术已渐趋成熟,另一方面也充分验证了橄榄蛏蚌的生态价值。

“现在国际上都在测算海水贝类碳汇,其实淡水贝类的碳汇价值也非常可观,保护淡水贝类的物种多样性,对生态修复及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闻博士告诉我们。

据闻博士透露,目前,已有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的科研院所和不少养殖企业来寻求橄榄蛏蚌的繁育和养殖合作。

走出闻博士的办公室,面前就是淡水渔业中心整齐划一的养殖池,池塘里一群锦鲤正欢快地游来游去。

我们知道,中国是世界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发布的2023版《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48674个。在中国的江湖中土生土长的橄榄蛏蚌,就是这十四万分之一。

《荀子》有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万物因复杂的相互关系而生生不息,几十亿人类因这套精妙的生态系统得以繁衍生息。

每一个“十四万分一”都有其意义。

拯救橄榄蛏蚌,这场与时间的比赛,经过20年的坚持不懈终究是跑赢了,可是下一次呢?

流水无声,在期待着我们给出一个面向未来,归于历史的答案。

奔流公告 

大调研时代开启

奔流财经社联合国内高端智库

正在启动“调研长三角”活动

针对长三角城市、产业、

企业、园区、开发区

进行定制化高端调研

策划年鉴、蓝皮书出版等

标签:

<  上一篇

浙江杭州:社区食堂升级让更多人受惠

下一篇 >

最后一页